header
招生就业
招生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招生就业 > 招生工作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7-06-28 阅读量:0

一、 培养目标

面向国际、国内旅游企业(包括旅行社、在线旅游企业、旅游景区、旅游规划公司、旅游咨询公司、旅游酒店和户外俱乐部等)、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行业协会、以及旅游教学和研究单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旅游管理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具有国际视野和现代旅游企业经营管理基本素质的应用型中高级经营管理及技术人才。

二、 专业特色及实现途径

1、专业特色

强化外语课程,同时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强化旅游规划、景区管理及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知识与能力。适应互联网与数字信息时代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增加信息化技术类课程。培养“国际化、复合应用型、综合创新型”特色人才。

2、实现途径

师资培养:逐步扩大有国外教育背景的教师比例,提高教师的能力;积极邀请国际名师进行短期的讲座与授课;每年有计划派送老师参加相关的专业教师学习;鼓励青年教师提高学历。

模块课程:设置国际旅游、旅游信息化技术、游憩与公园管理三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

课程调整: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适时调整课程,增设智慧旅游类课程、生态学课程、国际旅游课程。

三、 培养要求及保障措施

1、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

掌握本专业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运用现代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掌握有关旅游企业、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景点经营管理问题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熟悉我国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方针和法规;了解国际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动态;

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较好的听说能力,能适应旅游涉外工作的需要;

熟练掌握旅游相关软件(多媒体处理类软件、定量定性分析类软件等)的操作,了解旅游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并能熟练运用旅游管理信息系统;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旅游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2、保障措施

落实实践:与国内知名在线旅游运营商、国际旅游企业、景区合作落实实践环节,达到训练的目的。

督导课堂:实行校级、院级督导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四、 主干学科

管理学、经济学

五、 主要课程

管理学原理、旅游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服务运营管理、战略管理、旅游经济学、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资源管理、旅游法规、旅游营销与策划、生态旅游学、旅游电子商务、旅游规划学、旅游目的地管理、公园管理与3S技术、国际领队英语、旅游线路设计、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旅游网站设计与管理、旅游网站SEO优化与设计、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旅游财务与投资决策、旅游景区管理、旅游调查与研究方法等。 

六、 学习年限

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6

七、 毕业学分

182 

八、 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学位 

九、 主要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1.专业认识实习;2.学科基础课综合实习;3.专业课综合实习;4.专业生产实习;5.毕业设计(论文)

十、 第二课堂活动要求

修满12学分

十一、课程设置、学分分配和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修满下表规定的各类课程的基本学分,方可准予毕业。

课程设置、学分分配和毕业学分表

课 程 类 别

学 分

百分比(%)

备 注

通识教育课程

公共必修课

28(27.5)

 

 

公共选修课

5

 

艺术类、创新创业类课程必选,共计3学分

专业教育课程

基础与学科基础必修课

71

 

 

专业必修课

18

 

 

学科基础选修课

8

 

 

专业选修课

10

 

 

小计

 

140(139.5)

%

其中,实验学分百分比为  %

实践教学

集中专业实践教学课程

14

 

理工科不超过18学分

毕业实习

16

 

 

毕业设计(论文)

第二课堂

12

 

 

小计

 

42

%

 

合 计

 

182(181.5)

 

 

十二、本科专业指导性教学进程计划(见附件)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指导性教学进程计划.docx
footer
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南路498号 邮编:410004 电话:0731-85623402 湘ICP备09017705号 湘教QS4_201212_010022 丨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处技术支持

旅游学院

中南林旅院学生党支部